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民心所向、民愿所盼、民意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比罕姲踩袧M意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群眾生活平安幸福和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標。積極構建社會治安的“銅墻鐵壁”,扎實推進平安滕州建設,是新征程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更是創建“滿意滕州”、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必將為強市建設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安全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要內涵之一就是要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旗幟。從保障和發展民生的角度看,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它是一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根本前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保一方平安,讓群眾滿意”為第一目標,縱深推進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建設,不斷加大巡邏頻次,提高街面見警率,拓展防電信詐騙宣傳渠道,堅決維護群眾財產安全,嚴打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為全市人民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群眾安全感得到持續提升,平安滕州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但是,社會治安工作是一項覆蓋全社會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口流動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涉及人民群眾生產、工作、生活的各個環節,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絲毫不能放松,必須常抓不懈。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平安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生命財產安全上升到安居、安業、安食、安行、安康等各個方面,內涵持續拓展,標準屢創新高。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堅持從人民安全需要出發,全方位提升守護群眾平安、保障群眾權益的層次和水平。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盼、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讓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被群眾可感、可見、可觸,讓各項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觀地體現在惠及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要堅持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認真總結社會治安群防群治的工作經驗,為群眾參與平安建設提供更多渠道、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多條件,從更寬領域、以更高標準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平安建設共同體。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對于地方來說,安全就像蓄水池,只有四壁足夠深、足夠堅固,發展的水位才能源源不斷地上漲;對于群眾來說,安全就像定心丸,只有居所安寧、生活安康、環境安全、社會安定,安全感滿意度才能不斷地提升。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持續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定不移推動平安建設,確保地方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