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十六屆滕州馬鈴薯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深圳大學食品科學與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吳奇,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高級顧問王韌,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明均,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武杰,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向東等應邀出席會議。棗莊市委常委、滕州市委書記王廣部,棗莊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濤,滕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曉璐,滕州市政協主席薛登峰,滕州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程亮,以及我市領導顏丙磊、王開峰、黃玉傳出席會議。來自荷蘭、瑞典、加拿大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余名國際友人以及國內110余名業內專家參加會議。
楊武杰在講話中指出,馬鈴薯是典型的糧經兼用作物,加快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山東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馬鈴薯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二季作產區和主要的出口基地,也為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了“山東樣板”。特別是滕州馬鈴薯以“外形美觀、黃皮黃肉、爽脆可口、營養豐富”聞名全國,暢銷國內外各大市場,多次獲評最受消費者喜愛農產品品牌。馬鈴薯雖小,卻關乎國計民生,希望滕州以馬鈴薯產業發展大會為平臺,加強溝通,互惠合作,真正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為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王廣部在致辭中首先代表滕州市委、市政府向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滕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滕州是全國最大的二季作馬鈴薯主產區,迄今已有百余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我市抓住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注重育良種、推良技,持續做優馬鈴薯品質,獲評“全國馬鈴薯標準化示范縣”。深化產加銷、延鏈條,持續做強馬鈴薯價值,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突出強引領、促融合,持續擦亮馬鈴薯品牌,滕州馬鈴薯成為中國菜用馬鈴薯第一品牌。滕州將以這次大會為契機,秉持“以薯為媒、以節會友”的理念,加強與業內專家和外地企業的溝通交流,在技術創新、擴大投資、產銷對接上開展務實合作,努力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譜寫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會議由劉曉璐主持。吳奇圍繞《徹底端牢中國飯碗和馬鈴薯創新加工》作主題報告。農業農村部馬鈴薯市場分析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向陽作了中國馬鈴薯市場規律分析,并現場發布2025年全國馬鈴薯價格情況和滕州市春季馬鈴薯價格;整素食品科學加工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和山東野森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土豆米”生產線項目合作協議;滕州農商銀行董事長李力開展馬鈴薯供應鏈金融服務推介。會議現場還進行了滕州馬鈴薯產銷對接簽約儀式,來自東莞、佛山、濟南等地的8家采購商與我市大塢、界河等4個馬鈴薯主產鎮購銷主體現場簽訂合同,進一步拓寬了滕州馬鈴薯的銷售渠道,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山東省馬鈴薯協會會員,滕州市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鎮街黨(工)委書記參加會議。
會議結束后,與會人員還觀摩了界河鎮西李高農馬鈴薯品種展示田、界河鎮幸福樓綠色馬鈴薯種植基地、中國(滕州)馬鈴薯交易中心等現場,對滕州馬鈴薯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
(田璐?報道?張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