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氣溫急劇上升,濕度顯著增加,為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些致病菌一旦有機會,便會污染食物,引發(fā)食源性疾病。
為保障家庭餐桌安全,首先要保持清潔。廚房操作臺面應保持潔凈,餐具和抹布要保持干燥并定期消毒,廚余垃圾及時清理。制作和烹飪食物過程中要勤洗手,確保雙手清潔是維持食物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謹慎采購很重要,采購食品時,需仔細查看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營養(yǎng)標簽和貯存條件,挑選新鮮食材,切勿購買“三無”產(chǎn)品或過期食品,更不可食用過期或已變質(zhì)的食品。
還要合理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溫下存放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未吃完或易腐壞的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生畜禽、蛋、海鮮等生食與熟食要分開存放。即使具有保鮮功能的冰箱,食物也不宜久放,應盡早食用,以保證最佳口感和食品安全。
要生熟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的案板、刀具以及儲存食物的器皿應分開使用,避免生、熟食物接觸造成交叉污染。
此外,烹飪畜禽、蛋、海鮮等食物時,必須確保煮熟煮透。對于冰箱冷藏的熟食或剩余食物,再次食用時必須徹底加熱。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讓夏季美食帶來愉悅享受的同時,身體健康也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