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榮文化事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科學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近年來,我市聚焦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效能這一目標,大力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工程,持續繁榮文化事業,把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滕州市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豐富優秀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我市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引導和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十個一”工程建設,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鼓勵和支持多渠道、多平臺創作擁有本地特色元素的優秀作品,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繼續開展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基層,推進戲曲進校園、進社區,開展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活動。
深入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我市持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保障機制,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錯時開放以及免費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開展“訂單式”服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推動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社會影響力的服務項目。2022年,完成三處城市書房建設任務,2023年,將繼續推進城鄉書屋建設工作。
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我市依托公共文化場館陣地,廣泛開展主題性和教育性的文化活動,努力擦亮善讀滕州品牌。定期舉辦全民閱讀主題推廣、藝術進鄉村、美育文博類公教活動、藝術進校園、非遺進校園等“文化進萬家”活動百余場,極大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為群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滋養,大大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創新舉辦社區文化節、廣場舞大賽、音樂節等群眾文化活動,鼓勵各地打造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培育莊戶劇團,組織群眾開展展演和節日民俗活動,搭建民間文藝展示交流平臺。推進紅色文化、社區文化、鄉土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軍旅文化、家庭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多姿多彩的社會文化形態。
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我市不斷加強對柳琴戲等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承與推廣,推動地方戲曲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結合本地實際,深入基層摸清基層歷史文化資源底數,充分運用公共基礎設施,統籌歷史文化資源,在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歷史文化展示體系,提升滕州文化影響力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