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活動載體為抓手,穩步推進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各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載體,打通了宣傳、教育、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資源,深化陣地建設。我市各鎮街多措并舉對現有公共服務陣地資源進行提升整合,盤活用好鎮村級各類資源。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五有”建設標準,把實踐所、站建設與各鎮(街)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整合,建成涵蓋理論宣講、圖書閱覽、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市民教育等多種功能的綜合體,為鎮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23年上半年,為全市21個鎮街194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閱覽桌椅392套、書架132組、音箱90個、書籍13000余冊。
立足陣地,常態化推進各類文明實踐活動。我市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全市10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圍繞文明創建、鄉村振興、全民閱讀、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等主題,開展了文化宣傳、黨員教育、群眾教育、科技講座、普法宣傳教育等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宣傳、教育、服務群眾近100萬余人次,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互促共融,組建特色文化志愿服務隊伍。我市各鎮街全方位組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和閱讀組織,吸納了各鎮街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干部工作人員,從事文化、文藝工作的專業人才,以及基層公益崗位志愿服務者等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志愿者通過廣泛通過開展書法繪畫、文藝表演、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為農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同時也打造了一批活躍且有戰斗力的文化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各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綜合文化站、社區(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協同打造志愿服務品牌12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