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近日,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龍泉路北延、墨子大道北延、府前東路、青啤大道東延工程建成通車,荊河公園上園區盛裝開園。
這是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的又一集中體現,也是我市聚焦深化城市品質提升,持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一處生動寫照。這對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此次建成通車的共有龍泉路北延、墨子大道北延、府前東路、青啤大道東延等4條道路。其中,龍泉路北延工程連通了高速入口,實現了南北交通大貫通;墨子大道北延、青啤大道東延工程形成了環狀路網,拓展了城市空間;府前東路貫通工程打通了多年的斷頭路,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荊河公園不僅承載著滕州幾代人的美好記憶,更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升級改造后的荊河公園上園區新添了五人制足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二十四節氣廣場、尋寶沙坑五處大型公共娛樂活動區域,重新修繕了直升機廣場、大象滑梯、公共廁所,用心打造了彩虹棧道、湖心月球打卡點。
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形象品質日新月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建設,圍繞優化城區路網,提升城市品質,相繼實施了一系列城市道路橋梁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城市建設者們全力克服寒冷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搶工期、抓進度,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按照“保進度、保質量、保暢通、保安全、保成本、保穩定”工作要求,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圍繞提升城市道路品質,著力修復破損路面、補植綠化苗木、改造建設人行道和無障礙通道,完成了北辛路、龍泉路等12條城區主干道以及荊河公園、高鐵站前廣場提升改造工程,累計鋪設道路瀝青面層60萬平方米,提升改造人行道20萬平方米,鋪裝廣場3萬平方米,新建提升停車場4處;圍繞提升城市路網結構,著力打通斷頭路、丁字路,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建成了府前東路、墨子大道等16條道路,新增城市道路里程24公里;圍繞提升城市生態空間,著力構建“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建成了荊泉公園、東城公園2座城市公園,新建改造22個口袋公園,新增城市公共綠化面積約70萬平方米。圍繞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在延續城市“文脈、路脈、水脈、商脈”的基礎上,堅持“留改拆”并舉,實施了馮河、梁場、前后洪區域等5個新建棚改項目;周莊、孫堂區域等14個往年在建棚改項目完成征收清零;西大廟、魯寨區域等7個棚改項目交付回遷安置,3117戶居民喜遷新居。近三年累計改造完成21個片區171個老舊小區,改造面積約46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約5萬戶。圍繞深化產業發展,以“強工興產”為中心要務,全力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新增“四上”入庫企業20家,全市在庫房地產開發企業達到73家,建筑企業達到120家,房地產業和建筑業主要指標均保持正增長,我市連續六年榮獲“山東省建筑業10強縣”。
(記者?李卉?通訊員?李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