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滕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滕州市實施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出席會議的有關單位負責人分別圍繞“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實施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保障工程”“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工作”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積極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滕州樣本”“滕州經驗”,我市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研究出臺了《滕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立足需求、緊貼實際,著眼長遠、精細精準,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專業性和實操性,更有助于我市各級各部門凝聚力量、統一目標、共同發力。
《方案》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圍繞社會政策友好,進一步完善兒童政策措施。打造“一米高度看滕州”系列空間,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融入兒童友好理念。推進“兒童治理”理念融入城市、社區、家庭,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致力兒童發展,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兒童保護和服務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面向城鄉社區、家庭和學校提供服務。二是圍繞公共服務友好,進一步優化兒童服務體系。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善城善教?學在滕州”品牌,聚焦鄉村留守、孤困、殘疾等特殊學生群體,實施精準控輟保學。開展兒童友好學校創建工作,實施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保障工程,提高兒童醫療保障水平。三是圍繞權利保障友好,進一步加強兒童權利保障。加大對困難家庭的重病、殘疾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和專項救助力度。開展“助殘康復”工程,重點抓好0至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工作。持續開展留守、流動兒童關愛行動,試點推廣“鳧山快樂成長營”假期托管經驗,最大限度擴展“兒童假期快樂成長營”建設覆蓋面。持續開展“暖冬行動”“希望小屋”“愛心媽媽”“關愛希望、助學圓夢”等留守兒童、困難青少年關愛幫扶工作。四是圍繞成長空間友好,進一步拓展兒童成長空間。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加強車站、政務大廳、醫院、體育場館、旅游景區、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大力推進兒童友好出行系統建設,優化校園周邊步行線路規劃和人行設施,加強標識導引等方面建設。在社區普建幼兒園、兒童之家等公共空間,配置滿足兒童日常需求的服務設施、游樂場地和步行路徑。五是圍繞發展環境友好,進一步改善兒童發展環境。以“滕愛有家”工作品牌為指引,深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及“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綠色家庭”“書香家庭”等各類優秀家庭創建活動。創新家庭教育新途徑,開展家校社共育聯盟活動。持續凈化網絡環境,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面落實校園安全責任制,深化“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強化兒童用品質量安全監管,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及時受理、依法查處兒童失蹤案事件,嚴厲打擊拐賣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全方位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兒童安全意識,增強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和保護能力。
兒童友好是城市文明之所在。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兒童優先原則,以實施兒童發展“十四五”規劃為引領,把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作為執政為民的一項重要任務,黨政同責、部門聯動、試點先行,兒童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兒童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兒童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我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山東省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培育名單。下一步,我市將錨定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目標,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一批兒童友好示范點,全力唱響“善城善育?童享滕州”兒童友好品牌,努力把滕州打造成為更有愛、更有溫度的兒童友好城市。
(商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