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班墨故里、現代滕州”強勢崛起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的實施意見》解讀

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發展戰略,全面落實棗莊市“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和工業倍增計劃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魯發〔2022〕15號)《中共棗莊市委、棗莊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工業倍增計劃(2023—2026年)的意見》(棗發〔2023〕5號)等文件要求,扎實開展“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把“強工興產”作為中心要務,把“項目突破”作為工作主線,全力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一企一策”培育、投融資、土地要素保障攻堅戰,招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優化提升產業能級,持續膨脹壯大經濟總量,實現“一年全面起勢、二年初見成效、三年取得突破、四年塑成優勢”攻堅目標,加快推動“班墨故里、現代滕州”強勢崛起,進一步展現“魯南第一縣”的雄風和輝煌。通過4年努力,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精準培育一批鏈主龍頭企業,積極搭建一批優質高效融資平臺,著力打通土地等要素保障堵點難點,確保全市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00家以上,“四上”企業達到18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元企業達到5家以上,上市企業突破6家;每年招引開工過億元項目160個以上,實施省市重點項目40個以上;每年融資規模突破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5000畝以上。(一)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圍繞“化機鋰醫數”主導產業,瞄準國內外500強、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三大主攻方向,深耕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重點區域,集中力量招引一批畝均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優質項目。按照“一位縣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組建“化機鋰醫數”五大產業專班,明確各產業專班、有關單位(部門)、鎮街和國有企業招商任務,精準開展“鏈式”招商。加大以商招商力度,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橫向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確保每年新招引開工過億元項目不少于160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不少于40個,過50億元項目不少于10個,過100億元項目5個;到位資金不低于150億元,其中外資3億美元。(二)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專班制、重點項目專員制,重大項目專班明確縣級幫包領導、項目組長、幫包單位和責任單位(部門);重點項目專員以屬地鎮街科級干部為主,落實全生命周期服務,統籌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建設、要素保障等工作。緊盯開工率、投資完成率、竣工投產率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省市縣重點項目督查通報機制,實行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觀摩,確保每年謀劃實施重點項目100個以上,其中省市重點項目40個以上。(三)打好“一企一策”培育攻堅戰。高標準實施生態主導型企業培育計劃,加快兗礦魯化、聯泓新科、中材鋰膜等龍頭企業膨脹規模,力爭2026年底產值過500億元企業達到2家。實施企業對標登高行動,健全完善上市后備企業庫,制定上市規劃和路線圖,力爭2023年底前2家企業實現上市,2026年底前上市企業突破6家。篩選300家“四上”和農業龍頭企業,分級分類明確幫促部門、目標和措施,“一企一策”進行重點培育,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力爭2026年底前,新增產值過100億元工業企業3家、過50億元2家、過10億元20家;新增營收過50億元批發企業1家、過10億元3家,營收過億元零售企業4家以上,營收過億元服務業企業3家以上;新增產值過50億元農業龍頭企業1家、過10億元3家、過億元20家;新增特級資質建筑企業2家、一級資質建筑業企業6家以上。(四)打好投融資攻堅戰。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統籌財政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每年融資規模不少于200億元。發揮好財政和國資平臺作用,推動國有資產滾動式發展,進一步增強投融資能力,力爭2026年底國有資產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凈資產突破1000億元。持續擴大土地基金收入,逐項落實到工業地塊、商業地塊、住宅地塊,每年土地基金規模不少于100億元。探索建立市屬財金集團,立足融大資、融長資,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合作,積極拓展基金貸、安置房貸、供應鏈金融等金融新產品供給,每年投資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五)打好土地要素保障攻堅戰。用好“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建立包括現狀存量工業用地和2026年前可形成增量工業用地的全市工業用地底線圖,制定200畝以上集中連片工業用地清單,加快工業用地收儲進度,實現“地等項目”。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實行要素保障市級統籌機制,優先保障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統籌抓好增存掛鉤、增減掛鉤、占補平衡,加快處置批而未供和低效閑置土地,成立專班、建立臺賬,一個地塊一個地塊研究,“一地一策”拿出方案,確保每年新增建設用地5000畝以上、完成土地供應5000畝以上、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000畝以上。(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加強市級層面的組織協調和工作聯動。各成員單位堅持“一把手”帶頭,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靠上抓,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形成上下聯動、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強化任務落實。始終把“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作為“頭號工程”來抓,成立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一企一策”培育、投融資、土地要素保障五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具體措施。堅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自覺在認識上繃緊、時間上抓緊、落實上趕緊,確保各項任務盯緊盯牢、全力辦成。(三)嚴格督導考核。建立綜合協調推進機制,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季考核”制度,強化對工作完成情況閉環管理、過程管控,及時破解工作中的難題。堅持“以考核定實績、以實績論英雄”,對工作推進快、落實好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對推進不力的,該約談的約談、該問責的問責,最大限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