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法院及時給我們屏蔽信息,這下我們可以放心向銀行貸款了!”日前,市法院依法對四家符合退出條件的失信被執行人企業屏蔽失信信息,并主動將履行情況等涉執信息向金融機構推送,減少企業在發展中獲取貸款、參與招投標等方面限制,助力企業“造血再生”,獲得了四家企業高度認可。
為營造更加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市法院開展企業信用修復專項行動,讓市場主體釋放內生動力。在專項活動中,市法院對轄區已經發布的失信被執行人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登記,分類施策、精準修復,根據失信企業實際情況建立退出、幫扶、約束三類清單:對符合退出條件的失信企業,依法屏蔽失信信息;對有履行意愿的失信企業,指導其配合執行、主動履行義務,或者促成其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將符合退出條件的被執行企業屏蔽失信信息,同步推送發改部門,消除企業在獲取貸款、參與招標等方面限制;對依然抗拒、逃避、規避執行的失信企業繼續依法采用信用懲戒措施。
在開展企業信用修復專項行動的同時,市法院堅持失信源頭預防,將督促履行貫徹審判執行全過程。判決生效后及時向義務人發送督促履行通知書,避免債務人因非故意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產生不良信用記錄。進入執行程序后告知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懲戒后果,采取懲戒措施前向被執行人發送預納失、預限高、預處罰通知書,視情況給予一定寬限期,減少新增失信企業數量。主動延伸司法職能,常態化開展入企宣講活動,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及時糾正失信行為,推動營造良好誠信社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李卉 秦劍波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