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和工業倍增任務目標,大力實施“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全力以赴穩經濟、促發展,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恢復向好”態勢。上半年,GDP完成453.54億元,同比增長5.8%。
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72.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好于一季度3.9個百分點,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6.3個和3.2個百分點。34個在統大類行業中,1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55.9%。規下工業增加值增長5.4%,好于一季度0.9個百分點,高于棗莊市0.4個百分點,居區(市)首位。工業稅收完成32.91億元,占全市稅收收入的57.93%。工業用電量32.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好于一季度2.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4個百分點。企業培育成效明顯,上半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家,總數達到105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總數達到9家;新增省瞪羚企業3家,總數達到19家;玻璃新材料產業集群成為我市第三個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騰達科技通過深交所首發上市審核,恒瑞磁電成為我市第五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威智醫藥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農業生產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26億元,增長3.4%,與棗莊市持平。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4.1%;林業產值增長4.4%;漁業產值增長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增長7.9%。76萬畝小麥喜獲豐收,平均畝產達585公斤,總產約44.5萬噸。48萬畝春馬鈴薯平均畝產4000公斤,產值達74.88億元,畝增收6000元以上。蔬菜種植面積45.63萬畝,產量187.22萬噸,分別增長2.3%和3.3%。生豬出欄19.49萬頭,家禽出欄807.47萬只,水產品產量14932噸。
市場消費快速復蘇。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0.78億元,增長12.6%,好于一季度1.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3.5個百分點,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3%;網絡零售額32億元,增長20.8%,高于棗莊市4.6個百分點,我市入選全國縣域網絡零售額百強縣。批、零、住、餐業銷售額(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4.5%、18.3%、19.6%、18%,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1%,高于棗莊市4.7個百分點。文旅消費加快回暖,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83.8萬人次,增長146.8%;旅游總收入6290萬元,增長185.9%,我市獲評全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商品房銷售面積87.45萬平方米,增長0.9%,好于一季度25.7個百分點,高于棗莊市13個百分點。
財稅金融穩健運行。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96億元,增長6.1%,與一季度持平,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7.3億元,增長1.8%,好于一季度1.2個百分點;稅收占比63.6%,高于棗莊市1.2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完成15.66億元,增長14.5%。截至6月末,各項存款余額1196.53億元,較年初增加120.74億元,同比增長13.4%;各項貸款余額868.37億元,較年初增加83.61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工業貸款余額258.82億元,較年初增加29.64億元,同比增長24.2%。滕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登記確定為AA+,成為我市第三家AA+平臺公司。
市場活力不斷增強。上半年,全市新設立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129戶,期末實有市場主體22.6萬戶,比一季度增加3000余戶,同比增長5.6%;市場主體總量占棗莊市的43.2%。全市新增“四上”企業136家,同比增長46.2%,其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1家,總數達到380家;新增限上批零住餐業企業89家,總數達到344家;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18家,總數達到101家;新增有資質建筑業企業4家,總數達到113家;新增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4家,總數達到68家。全市在庫納統“四上”企業1006家,比一季度增加34家,同比增長28%,占棗莊市的31.2%。
(朱婷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