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薯味飄香;中華善城,群英薈萃。
10月24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在我市盛大開幕。四海賓朋歡聚滕州,以薯為媒,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豐收的喜悅和泥土的芬芳彌漫了整個會場。本屆薯博會最大的亮點就是將展會開在田間地頭,展區面積共10萬平方米,為薯博會歷屆之最,也是國內首個、亞洲最大的田間薯業展覽。記者在展區現場看到,馬鈴薯品種展示區內種植近百個馬鈴薯和甘薯品種,現場還設有植物保護試驗示范、大小農用機械演示、田間大棚、戶外寶塔五大展區,全面展示國內外馬鈴薯、甘薯、木薯等薯類,以及全產業鏈的相關產品、技術和設備。
薯博會開幕當天,活動現場人流如織,熱鬧非凡。本屆展會參展的企業覆蓋面廣,邀請到薯業科研、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全產業鏈500余家企業參展。薯類加工企業雪川、薯都凱達、希森、藍頓旭美,農機企業格立莫、洪珠、陶朗、思代爾、艾普荷、多寶路、耐特菲姆,植保企業巴斯夫、安道麥、豐樂等眾多龍頭企業紛紛亮相本次薯博會,通過節會搭臺,獲得發展新機遇。“我們是滕州的本土企業,有幸參加此次薯博會的展覽活動,非常高興。展會期間,我們和來自廣東、云南的客商現場達成了優質土豆采購協議。另外,就馬鈴薯出口和優質種質資源引進,也與來自俄羅斯和荷蘭的客戶進行了對接。這次展會,為我們提升企業競爭力、宣傳推介企業品牌和優質產品,提供了國際舞臺和巨大商機。”滕州市界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繼東說。
在山東廳內,各地特產爭相亮相,激發了游客的購買欲。日照綠茶、煙臺蜜薯、聊城阿膠……每個展位前,參展企業都擺出了樣品,供游客們品嘗。土豆泥、土豆片、土豆粉,各種土豆食品香氣四溢,引來游客們爭相品嘗、購買。不一會兒,從展廳走出的游客們手里就拎滿了手提包、塑料袋。“在薯博會上一站式購齊山東特產,實在是太過癮了。”游客趙小東說。
滕州廳內,同樣人頭攢動。記者看到,每個鎮的展廳都拿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界河馬鈴薯、濱湖咸鴨蛋、龍陽綠蘿卜、張汪板鴨等,大家都抓住這個向世界展示特產的機會,將最優質的鎮域特產推薦給游客。
記者還了解到,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節、行業商協會和企業客商,以及國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代表團,500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參展參會;百位專家學者在大會上探討交流,分享信息,共享經驗,開放合作,共同推動全球馬鈴薯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本屆薯博會召開,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邁入了開放合作的嶄新篇章。
(甘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