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聚焦“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突破行動,強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統籌推進高速、高鐵、港航、航空和國省道、縣鄉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區域交通樞紐地位,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絡,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重大作用。
市交通運輸局實施160千米農村公路大修提升、28千米鄉道大修提升、改造農村危橋6座等項目,并結合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創建項目,統籌推進路面、路肩、綠化、排水、安防、公交站點、文化驛站“七個同步建設”,打造農村公路新亮點。結合全市規劃的6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6個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創建項目,堅持集中連片打造,啟動實施農村公路大中修改造提升,積極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幫助東郭鎮完成了“山水東郭”蓮青山美麗農村路6座驛站提升,支持官橋鎮完善“古薛官橋”文化旅游路交安設施,扶持柴胡店鎮加快“薛河梨鄉”鄉村振興推進區美麗農村路提升,推動大塢鎮完成“和美大塢”鄉村振興推進區農村公路大修提升,助力級索鎮“秀美荊河”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建設,展現了鄉村振興成果,助推了“雙十鎮”創建。
市交通運輸局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原則,完善“總路長+縣鄉村三級路長”管理架構,形成了“以縣為主、分級負責、群眾參與”的養護格局。設置“路長制”公示牌1194塊,明確各級路長名單、職責、管理目標、監督電話等,并將愛路護路納入鄉規民約,引導群眾支持參與公路管養。聚焦智慧交通,加快信息化建設。建成智慧交通綜合指揮中心,將交通運輸信息一體化覆蓋至全市交通運輸運行監測網絡,交通設備更加智能化,運輸體系更加現代化。在全市縣鄉公路設置數據采集點73處、交通視頻監控251部、橋梁視頻監控186部,實現了對全市471千米縣鄉道路、61座中橋、16座大橋安全健康指標的實時監測。同時,在易積水涵洞設置監測設備47部,對涵洞積水情況實時監控、雷達測深、聲光報警,保障惡劣天氣公路通行安全。
市交通運輸局累計開通公交線路75條、BRT線路1條,投放公交車1079部,城鄉客運公交化運營比例達100%,實現了鄉鎮和建制村(居)2千米以內公交線路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水平達5A級,每年為群眾節省出行成本3500余萬元。指導市交運公司成立專業運營公司,購置校車66部,開通線路60余條,服務15個鎮街、26所學校、6000余名學生。大力推進縣級物流中心、鄉鎮物流服務站、村級物流服務點建設,形成2個市級分撥中心、2個貨運站、17個鎮級服務站、1010個村級物流服務點的“市、鎮、村”三級物流網絡,為現代物流業發展和快遞進村入戶暢通渠道。推廣“郵快+貨運”“供銷+配送”“客運+郵快”模式,構建“交、郵、快、供”節點暢通、資源共享的合作體系,用新模式、新服務打通城鄉大動脈、暢通鄉村微循環。
(劉林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