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市2023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總結會議,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就當前滕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明確方法路徑,制定目標任務。全市上下務必深刻領會會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總結經驗做法,堅定發展信心,鼓足干事勁頭,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中展現新擔當、彰顯新作為,為加快建設“中華善城、現代滕州”凝聚新動能、激發新活力。
新質生產力是一個新的概念和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新發展。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高質量生產力,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我市立足自身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發展方位等實際,制定了“1523”的總體工作思路,明確了“中華善城、現代滕州”的城市定位,通過深入實施“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推動“化機鋰醫數”五大產業全面提速,“工建農服旅”五大板塊齊頭并進,改革創新亮點頻閃,加快發展步履鏗鏘。但從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看,我們的發展一直注重外延式擴張、追求規模的膨脹,企業轉型、產業升級等任務依然艱巨。加快建設“現代滕州”,確保搶占未來發展主動權,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髓要義,堅定不移用新質生產力“提質擴能、轉型增效”,為未來發展蓄力,為現代化城市建設開辟新空間。
堅持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系統推進、重點攻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在現有企業、產業基礎上,我們要以前沿技術領域的突破式創新推動內涵式發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持續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融合發展,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新質生產力。要以培育現代產業推動現代化發展,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升級傳統產業,持續發展新興產業,科學謀劃未來產業,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要以高質量項目建設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按照“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年”的部署要求,創新招商方式,優化營商環境,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鏈主、鏈核、鏈屬企業,以項目的深度集聚打造創新高地,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堅持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敢闖敢干、勇于突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切實擔負起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廣大黨員干部要清晰認識并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在社會進步中的標志性地位,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培育新產業為重點任務,牢牢把握創新和發展的主導權,確立話語權。要進一步倡樹“快高實優嚴”的工作作風,勇于打破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真正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破局”,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廣大企業家要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緊盯行業龍頭和登高目標固優補短、擴規提質,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多立新功。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而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舉。全市上下務必錨定“攻”的方向,拿出“拼”的勁頭,人人出力、人人盡力、人人給力,推動形成“干群同心、政企同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局面,推動各項工作全面發力、走深走實,為加快建設“中華善城、現代滕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