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審計局聚焦“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立足經濟監督定位,圍繞主責主業,積極主動作為,營造心無旁騖抓審計、雷厲風行促落實的濃厚氛圍,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優質環境。今年以來,全市實施審計項目12個,揭示問題112個,促進增收節支658萬元,推動建章立制5項。
該局圍繞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強化政策落實情況審計,保障政令暢通和項目落實落地;強化預算執行審計,促進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強化民生資金審計,推動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強化資源環境審計,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強化政府投資審計,真正審減“真金白銀”,為財政資金節流增效;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加強權力制約和反腐倡廉,充分發揮審計在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在督促檢查整改中,該局積極構建強化問題發現、整改跟蹤、辦結銷號等全鏈條閉環管控格局,綜合集成審計成果,加大對審計發現的共性問題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研判分析力度,以及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跨年度的深度提煉,推動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此外,探索建立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機制,在運用審計成果、查辦審計移送問題線索、巡察與審計相結合等方面加強配合,形成監督合力;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風險防范手冊》,現已累計發放800余冊,規范領導干部履職用權。
該局強化大數據應用,以全省縣級審計機關大數據應用示范試點單位建設為抓手,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開展審計,做好全省大數據審計攻關選題項目。深化“雙主審”模式,創新“1+N”現場組織方式,實現業務、數據同頻共振。統籌抓好在國有企業、投資、自然資源資產等領域以及審計資源整合、審計質效提升、大數據技術方法運用等環節創新計劃的立項、上報、結題、推廣工作,申報的《“數據分析+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打造資環審計新模式》等2個項目被確定為省、棗莊市審計系統改革創新任務,開展的“山水林田大會戰-森林生態保護”審計項目被確定為全省大數據審計重點攻關選題表揚名單。貫通融合規劃計劃、組織管理、項目實施、審計整改等各環節研究鏈條,不斷提升審計監督效能。
該局以打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為著力點,通過案例解讀、邀請上級現場授課等方式,組織審計干部參加各類培訓200余人次。優選業務骨干參與上級審計機關項目及巡視巡察工作10余項、20余人次,定期開設“審計干部大講堂”,對年輕干部實行“導師制”結對培養,探索形成學中干、干中學相結合的成長路徑。制定全員績效管理差異化考核辦法,工作任務分解量化賦分,圍繞主責主業、能力提升、職能差異建立有績可循的考核體系,讓數據說話。突出考核結果導向,對考核優秀的人員,在干部選拔任用、職級晉升、派出培訓等方面優先考慮。注重審計項目全過程監督管理,堅持審前抓提醒、審中抓檢查、堅持審后抓回訪,開展各類提醒、檢查10余次,收回廉潔從審情況征詢意見函12份。制定完善《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崗位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等制度,推行審計“廉潔鬧鐘”,推送提醒信息20余次,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
(劉林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