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聚力“工業強市、產業興市”,錨定“一強”定位,大力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取得明顯成效。1至8月份,全市新增“四上”企業122家,新增個體工商戶1.07萬家,各類市場主體達到21.7萬戶,引進青年人才3122人,新招引過億元項目96個、過百億元項目3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9.2%,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滕州先后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工業十強縣、建筑業十強縣、文旅康養十強縣。
高位推動,尊商重商,全力搭平臺當好引導員。市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七個創新突破”重點工作之一,積極踐行“三個優先”理念:一是共商發展優先問計。12次把企業家請到市委常委會、全委會、政府常務會等重大決策會議列席議題,召開6次座談會傾聽心聲,落實意見建議30余條;出臺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等惠企政策14項,全過程請企業家參與和監督。二是代表委員優先推薦。著力搭建平臺,集智賦能發展,企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占比達25%、32.3%。三是評先樹優優先考慮。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表彰“突出貢獻企業”6家、“優秀企業家”10人,獎勵400萬元。
為企撐傘,紓難解困,盡力解難題做優護航員。面對疫情防控和多重挑戰疊加,我市堅持“一手撐傘,一手服務”,建立“企呼政應、接訴即辦”企業訴求解決機制,通過現場辦公、限時辦結等形式,為207家企業解決土地、融資、拆遷等各類問題306件,為2.9萬家企業減免“六稅兩費”3500萬元,為3200家企業辦理緩交稅費3.85億元,為24家企業新供土地108.7公頃,幫助736家企業融資貸款369億元,讓企業吃下發展定心丸,以練真功、見真章的責任擔當,全力護航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用心用情,換位思考,合力創新方法甘做服務員。針對部分審批事項“環節多、手續繁、耗時長”等問題,我市按照“能快則快、能少則少”的原則,突出數字賦能,全鏈條優化審批服務,創新“5021”企業開辦、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善跑腿”幫辦代辦等服務模式,減少證明材料1.05萬項,企業和群眾辦事提速提效,審批時間壓減70%。優化營商環境“五式”工作法在《中國紀檢監察報》《山東政務信息》刊發,“結建防空地下室要求納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列入全省“揭榜掛帥”第一批改革試點。
(王洪波?鄧新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