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品牌強市建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滕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戰略部署,提高我市質量整體水平和競爭力,促進品牌高端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現就加快品牌強市建設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提高供給質量為主線,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為主要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標準引領戰略、名牌帶動戰略,著力培育一批新品牌,打造國內外知名產品、企業、行業、區域品牌,加快塑造“質量強、標準強、品牌強”的滕州品牌新形象。
二、工作目標
——品牌數量持續增長。2018年,全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7000件,爭創中國馳名商標2件、山東名牌3個,省、市長質量獎2個,新注冊馬德里國際商標2件,培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7件,成功創建全國中小機床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
——標準技術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2018年,引導企業建立專業標準化體系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力爭更多國家、省級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檢測中心落戶滕州,打造更多滕州品牌、滕州標準。引導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夯實品牌建設基礎
1.深入實施商標戰略。大力宣傳商標法律法規及相關業務知識,拓寬商標品牌宣傳普及面,增強企業利用商標品牌拓展市場、保護權益的意識。加強行政指導,引導企業加大商標注冊力度,積極申報馳名商標,充分運用商標,加快商標品牌化進程,提高商標品牌價值。著力指導出口企業進行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持續推動出口企業從“貼牌”向“創牌”邁進,從產品向品牌轉變,以商標國際化推動品牌建設國際化。指導企業制定商標品牌戰略,注重品牌資產管理,加強在企業并購、資產重組中商標專用權價值評估,防止無形資產流失,提升企業商標注冊、使用、許可、轉讓、質押、投資、市場調查、侵權處理能力。強化跨區域協作,提高商標保護水平。
2.深入實施標準引領戰略。加快建立適應新舊動能轉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標準體系,以標準為手段,促進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倒逼落后產能徹底化解,助力我市加快打造現代產業新體系,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競爭力。在化工新材料、機械機床、玻璃、家居裝飾、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抓好一批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深入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積極推行團體標準,推動企業標準自我公開聲明,實現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標準創新驅動轉變。
3.深入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圍繞優勢產業集群、綠色現代農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制定名牌培育規劃,爭創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品牌企業,培育一批享有社會美譽度的制造業品牌、服務業品牌、農產品品牌。利用名牌產品生產企業掌握的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引導中小企業為大企業配套,并向“高、精、尖、特、專”方向發展,形成大、中、小企業有機結合、專業分工的結構。打造國際自主品牌,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依托“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積極培育區域品牌,組織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山東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創建示范區”等區域品牌,積極爭創中國質量獎和省、市長質量獎,適時制定實施滕州質量獎管理辦法,全面建立政府質量獎勵制度。
(二)深化實施三大工程,助推品牌提升
1.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制定質量提升實施方案,逐行業實施質量提升計劃,引導企業強化質量為先的理念,開展質量品牌提升工程,樹立一批質量提升標桿示范,推動打造一批產業集群,推進中小企業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推動大中型骨干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為品牌強市建設打好質量基礎。
2.深入實施企業品牌創新發展工程。鼓勵企業加強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改造升級,學習運用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入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提升品牌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引導企業樹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強化品牌建設人才保障。鼓勵企業運用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提高品牌影響力。樹立正確的品牌推廣意識,進行差異化的品牌形象傳播,打造獨特的、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提高我市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3.深入實施打假保優工程。加強品牌保護工作,為品牌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企業自我維權、政府依法監管、司法維權保障“三位一體”品牌維權體系,增強企業法律意識和品牌維權能力。大力宣傳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質量獎、中國馳名商標、山東名牌產品等政府質量榮譽,規范質量品牌評價行為。深化品牌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建立與名牌企業協作打假機制,加大對各類品牌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活動,依法打擊偷工減料、虛假宣傳、低價傾銷、惡意詆毀、商標侵權及市場混淆行為等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名牌企業權益,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形成執法合力。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和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作用,進一步完善質量強市和品牌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品牌強市建設格局,完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指導和推動全市品牌強市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品牌強市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爭創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和分工,推動品牌強市工作深入開展。
(二)加大財政扶持。加大對品牌強市工作的財政保障力度,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支持各類品牌做大做強,讓滕州品牌叫得更響、走得更遠。落實品牌獎勵政策,對獲得中國質量獎的單位、個人,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單位、個人,分別給予40萬元、8萬元獎勵;對獲得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的單位、個人,分別給予30萬元、5萬元獎勵;對獲得山東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的單位、個人,分別給予20萬元、3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的除外),獎勵50萬元;對新認定的山東名牌產品和山東省服務名牌獎勵5萬元;對獲得棗莊市市長質量獎的單位獎勵5萬元,個人獎勵2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獎勵5萬元;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成功的獎勵5萬元;對新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山東老字號的,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獲批承擔國家、省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含工作組)工作的分別給予獎勵20萬元、10萬元;獲批國家、省、市標準化試點的企業給予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分別一次性補貼3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5萬元,參與制定的,適當給予獎勵;新認定為4A級、5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三)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品牌強市工作的宣傳,開展多渠道、立體式宣傳,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進行集中推介,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品牌計劃”;深入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5·10中國品牌日”“質量月”等群眾性質量活動,著力營造“品牌滕州”濃厚社會氛圍。
(四)加大考核力度。深入開展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加大品牌建設工作在政府質量考核中的比重,科學制定考核方案,明確部門責任和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質量品牌考核內容,用好考核結果,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