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工業強則經濟強。全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暨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圍繞“強工興產、項目突破”目標任務,聚焦工業創新、質效提升,出臺工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力爭用4年時間,推動工業經濟大躍升、產業基礎更高級、發展質量更有效。這顯示出市委、市政府瞄準工業發展大勢,大抓工業、重塑優勢的魄力與決心,為加速實現強勢崛起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經濟發展領域,做好“增量”文章,是應對發展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的關鍵所在,作為“挑大梁”的工業經濟更是如此。棗莊市委、市政府在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基礎上,從長遠出發,將實施工業倍增計劃作為實現“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促進工業經濟做大做強。我市不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工業產值,都占據棗莊的“半壁江山”,分量舉足輕重。可以說,滕州強則棗莊強,滕州興則棗莊興,帶頭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對滕州乃至棗莊工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為落實目標要求,我市明確了工業倍增的目標路徑、保障措施等。實現總量倍增、企業倍增、投資倍增、園區倍增,關鍵靠企業、重點在項目。如果沒有大項目好項目的支撐,沒有生態主導型企業的引領,沒有全市企業的競相發力,工業倍增只能是一句空話。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推動工作重心向工業聚焦、力量向項目集中、資源向企業傾斜,以更大力度、更實措施、更強保障,推動工業倍增計劃深入實施,以工業倍增推進產業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一直是支撐我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核心動能。以工業倍增推進產業創新發展,要聚焦筑牢制造業“經濟命脈”,持續加力打造“化機鋰醫數”五大先進制造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使工業結構更趨優化、集群效應充分釋放、創新動能日趨豐盈。要緊跟產業發展前沿,細化子產業鏈條,以“鏈長制”為抓手,大力實施“強鏈、擴鏈、補鏈”工程,通過強化“鏈主”示范引領,吸引優質中小企業“卡位入鏈”集聚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量質雙升。要加快扶持鋰電和新能源產業,深入實施生態主導型企業培育計劃和企業對標登高行動,加快工業園區改革步伐,實施產業招商攻堅行動,專班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統籌推動高質高效農業、新型商貿物流業、特色文旅業倍增發展,確保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
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要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為推進計劃實施,市委、市政府成立“工業倍增計劃”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釋放出鮮明的信號。各級各部門要立足倍增發展大局,強化責任意識,圍繞目標任務研究制定配套文件,構建上下聯動、橫向協同、齊抓共促工作格局;健全信用承諾、信用審查、聯合懲戒約束機制,繼續實施“企呼政應、接訴即辦”企業訴求解決工作機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企業培育、土地供應和融資保障“五張清單”,強化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閉環管理、過程管控,掌握工作進展,解決存在問題。還要研究制定市工業倍增計劃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全市綜合績效考核,開展定期監測,強化結果運用,以考核倒逼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加力提速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