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公布《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3)》,揭曉了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國創新百強縣”。我市均榜上有名,分別位列第96位、第86位。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和工業倍增計劃,積極構建“化機鋰醫數”現代產業體系,努力筑牢縣域強勢崛起最強支撐。我市先后入選全省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成效明顯縣(市、區)和全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示范縣(市、區)。
我市圍繞實現工業倍增目標,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實施“強鏈擴鏈補鏈”工程,落實重大項目專班制和重點項目專員制,總投資68.5億元的國際高端數控機床五軸加工中心等重點項目已落地建設,岡田刀庫、力辰機械、伊比蘭伽滾珠絲杠等項目正加快落地。1至10月,“化機鋰醫數”五大主導產業分別實現營收400億元、265億元、35億元、13.5億元、24億元;2家企業上榜中國石化獨立生產經營500強,2家企業上榜省新材料領軍50強。
我市大力實施生態主導型企業培育計劃,狠抓對標登高,建立市鎮兩級領導干部分級幫包規上工業企業機制,29位市領導牽頭幫包,174名市直科級干部結對幫包180家重點規上工業企業,157名鎮街科級干部結對幫包轄區剩余規上工業企業,實現規上企業幫包“全覆蓋”,“一企一策”幫促精準釋放企業活力。大力開展“技改煥新”行動,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今年重點實施的108個技改項目已全部開工,26個項目列入省技改導向目錄,4個項目獲省技改項目獎補資金。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新培育國家智能制造場景2個,33個項目列入省技術創新計劃。
我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應用和工業互聯網園區培育壯大。今年以來,新建5G基站759個,累計達到2533個;威達重工等37家企業分別入選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DCMM貫標試點、工業互聯網平臺、軟件工程技術中心、電子信息行業優秀企業及虛擬現實公共應用體驗中心;13個數字產品或項目入選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數據賦能優秀產品、工業互聯網領域項目、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山東制造·齊魯精品”。
(劉林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