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1至11月,我市新增“四上”企業492家,增幅達到56.6%,在庫總數達到1362家,新增及在庫“四上”企業個數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位居棗莊各區(市)第一位。
“四上”企業是反映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晴雨表,其數量、質量和結構直接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方向,新增“四上”企業更是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也是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集中體現。我市通過建立以鎮街黨(工)委書記和鎮長(主任)為“雙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工作專班,達到了在鎮街層面強化領導、統籌資源的目的。同時,通過融入近年來逐步建立起來的財源綜合治理機制,依托網格化治稅網絡,借助專屬網格員力量,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絡,形成了全員抓升規納統的鮮明導向。
“四上”企業升規納統工作涉及面廣,我市立足現實,創新工作機制,建成“稅務部門數據獲取—整合篩選—核實反饋—納統監測”的動態體系,充分調動稅務、市場監管、應急、環保等行業部門的力量,及時發現和甄別新的市場主體并推送統計部門,統計部門與各部門共同協商,建立各部門都可以使用并共享的企業電子檔案,真正形成各部門之間共享信息、互通有無、長期配合的工作合力。?
針對市場主體負責人思想有顧慮的問題,我市加大升規納統宣傳力度,不定期組織企業主要負責人、企業財務人員、統計人員和創業人員等專題培訓班,通過交流會、座談會、參觀會,增進信息交流,促進思想解放。針對行業情況復雜推進困難的問題,我市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開展“準限上”企業摸底排查行動,建立“準限上”企業庫,明確稅務、統計、商投、市場監管等部門職責任務,“點穴式”解決企業問題困難,持續推動“個體變企業、企業進圈子、圈子到限上、限上成規?!?,實現了“精準施策”。針對統計基層基礎力量不足的問題,我市充實基層統計力量,將基層統計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新納統“四上”企業數量撥付經費,分時段組織專門的升規納統業務培訓,實現了基層統計升規納統“有人干”、“愿意干”、“有能力干”的有機統一。
我市建立企業納統激勵機制,對新增“四上”企業和列入“準四上”培育庫的后備企業,在上級獎勵的基礎上,出臺面向規模以上工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建筑業和房地產經營業單位的專門扶持獎勵政策,并及時兌現,使企業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申報意愿;對規模條件暫不符合的,通過簽訂協議雙向承諾,派專業人員對其進行評估,一戶一策在門店升級、產業鏈供應、提供銷售渠道等方面予以支持或給予資金幫扶,幫助其擴大規模、提升實力,待具備“個轉企”“小升規”條件時,根據雙向承諾做好升規納統和政策支持。
(田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