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紀檢監察雜志社、山東省紀委監委、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濟南市紀委監委主辦的第二屆“青未了”杯廉潔文化作品創作大賽在濟南落幕。我市紀委監委認真組織,各部門單位積極參與,在此次大賽中共有6個作品獲獎。
據了解,本次大賽以“岱青海藍·廉鑄初心”為主題,活動自啟動以來,共收到全國30個省(區、市)報名作品39384部,其中美術創廉類27631部、文學述廉類6675部、光影映廉類4161部、戲劇唱廉類917部。經過評審專家組初評、復評、終評三輪嚴謹專業的評審,共評選出338部獲獎作品。本次參賽作品類型涵蓋了所有廉潔文化作品藝術形式,各類作品百花齊放,既有專題專業的藝術創作,也有隨手拍、書畫等接地氣作品,其中戲劇作品涵蓋了京劇、呂劇、山東梆子、柳琴戲等十幾種戲曲劇種。
我市本次獲獎的6個作品分別是:由棗莊和滕州市紀委監委指導、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市柳琴劇團創作的新編大型古裝柳琴戲《鐵面御史王東槐》,從戲劇唱廉類917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秀廉潔劇目獎”;市紀委監委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非遺傳承人邱婷創作的剪紙《張守蒙以石卻饋》,榮獲美術創廉類一等獎;青年書法家生超創作的《清廉對聯》榮獲美術創廉類優秀獎;市國資國企職工彭湛創作的散文作品《青史裂帛處?荊泉潤廉心》榮獲文學述廉類優秀獎;市融媒體中心李慶創作的文學作品《清官故里尋訪記》榮獲文學述廉類入圍獎;棗莊和滕州市紀委監委、市水務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作的微電影《堤壩》,榮獲光影映廉類優秀獎。
其中,《鐵面御史王東槐》是一部新編歷史劇,生動講述了清朝時期,都察院御史王東槐在回鄉省親期間,目睹家鄉盜匪橫行、百姓苦不堪言,毅然決然奏劾《瀝陳山東地方官玩縱盜賊疏》,上書彈劾各級失職官員,最終成功懲治盜匪、肅清官場腐敗的歷史故事;邱婷以“以石卻饋”的小故事,在剪刀起落間展現“廉鑄初心”的大道理,觀者欣賞作品時既能感受剪紙的獨特魅力,也能時刻提醒自己堅守廉潔底線;散文《青史裂帛處?荊泉潤廉心》以荊河為線索,將龍泉塔影、墨子“上善若水”的哲思融入其中,與防汛搶險場景相結合,展現水發人傳承“上善若水”的廉潔基因,生動詮釋了清廉國企建設與水務工作深度融合,傳統智慧與現代堅守在荊河延續傳承的畫面;微電影《堤壩》大膽創新創作手法,以敘事的劇本結構制造充分的矛盾點和懸疑感,在創作過程中引入“堤壩”概念,圍繞“潔凈之手”引申到“廉潔之守”這一主題,通過項目經理錯綜復雜的思想斗爭,正義終于戰勝貪念,升華至“心堤不饋,立身有界,以廉為壩,海晏河清”,引發觀眾的思考和共鳴。
(田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