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安全郵箱登錄?。?span>政務服務門戶登錄?。?
繁體中文 | 無障礙瀏覽?。?span> 長者版?。?span>關注我們 :
您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8-01-29 來源:滕州日報社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2018年1月1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8〕2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在指導思想上,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加快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和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為重點。在總體目標上,把糧食安全意識貫穿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全過程,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糧食加工轉化引擎作用、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和“濱州模式”等典型示范作用,到2020年末,初步建成布局合理、鏈條完整、綠色生態、效益良好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糧食產業經濟保持全國領先位次。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綠色優質糧食產品有效供給穩定增加,糧食優質品率、主食品工業化率顯著提高;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大型糧食企業達到100家以上、超過100億元骨干龍頭糧食企業達到10家以上,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力持續增強;糧食科技創新和質量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為便于更好理解《實施意見》精神,現解讀如下:

  一、文件出臺背景

  糧食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是新時代糧食流通工作的重要任務?!秾嵤┮庖姟啡尕瀼芈鋵嶞h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貫穿《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國辦發〔2017〕78號)精神,體現山東糧食大省特點,是我省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系統性、專門性文件?!秾嵤┮庖姟返某雠_,以及抓好《實施意見》貫徹落實,其意義在于:

  一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明確提出: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這對糧食產業提出新的時代要求、指明發展方向。山東作為糧食生產消費大省、收儲流通大省和加工轉化大省,糧食產業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不足、收儲加工脫節、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聚集度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擴大優質增量供給的重要舉措,是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

  二是加快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具體抓手。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2017年4月,李克強總理視察山東時強調,發展糧食循環經濟,加快精深加工轉化,這篇文章很大,一定要做好。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指導性意見確有必要。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圍繞“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確定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7月,省委書記劉家義視察濱州、省長龔正視察德州,對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提出明確要求。9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群要求“進一步實現我省糧食產業經濟更好更快發展。”2017年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實施意見等文件,都對糧食產業相關方面做出安排,省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共同保障糧食安全。貫徹中央、省決策部署和中央、省領導要求,有必要結合糧食產業現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制發系統性文件予以精準對接、整體推進。

  三是深入推進糧食產業由大轉強的迫切需要。多年來,我省糧食產業發展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2017年9月,國家糧食局在濱州市召開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授予濱州市“全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示范市”稱號。2016年全省糧食產業經濟“大”的特點顯著,納入統計范圍糧油加工企業150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3654億元,占全國的1/8,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615億元,利潤113.7億元,均居全國首位。2016年全國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地級市前50名中山東占10個(濱州市約占50市總量的1/10)、百強縣中山東占18個。玉米加工能力346億斤、飼料加工能力805億斤,均居全國第一位。小麥加工能力789億斤,居全國第二位。食用油年油料處理能力451億斤,居全國第一位。在全省工作走在前列、全面求強、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制定專門性文件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厚植糧食產業優勢,推廣濱州等典型經驗,實現糧食產業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次的迫切需要。

  二、《實施意見》起草過程和總體架構

  9月26日,接到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國辦發〔2017〕78號文件的批辦意見后,省糧食局認真落實“會同省直有關部門,根據意見精神,按照職責分工,結合我省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的批示要求,立即著手組織《實施意見》起草工作。10月20日形成第一稿, 11月6日至8日,在省糧食局內部征求意見并予以修訂。11月14日召集處室、單位負責同志再次修訂形成征求省直單位意見稿。11月15日,將文稿發32家省直或駐魯單位以及各市糧食局征求意見,其中23家單位無不同意見,共反饋意見17條,經認真梳理研究吸收意見11條,未全面吸收的,同相關單位溝通一致。11月30日,省糧食局黨組專題研究《實施意見》,認為所吸收的反饋意見明確可行,形成部門單位會簽稿。12月5日至25日,經32家會辦部門或單位并就涉及部門職責等經省編辦共33家部門單位會簽,7條會簽意見中全面吸收6條,部分吸收1條同時就未予吸收部分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同部門溝通一致。2018年1月3日,送經省政府辦公廳履行公文運轉程序,1月10日,經省政府領導簽發后正式印發。

  《實施意見》總體框架設計著重把握“四個充分體現”:一是充分體現國辦發〔2017〕78號文件精神;二是充分體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三是充分體現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一統領全省經濟發展重大工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抓手;四是充分體現山東糧食產業由大轉強戰略性轉變特點?!秾嵤┮庖姟饭?大板塊7部分23條具體措施:

  第一板塊為導語和第一部分總領板塊;第二板塊為第二、三、四部分產業發展任務板塊;第三板塊為第五、六、七部分工作基礎和組織保障板塊。第一部分(第1-2條)闡明了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理解這一部分,需要結合貫穿全國糧食產業經濟指導五個關系和四大載體,即:準確把握政府和市場、當前和長遠、產區和銷區、國際和國內、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統籌推進示范市縣為樣板、特色園區為平臺、骨干企業為主力、優質工程為抓手四大載體建設。第二部分(第3-5條)深入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從產業主體、產品供給和“糧頭食尾”的邏輯角度,體現十九大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求,包括培育壯大糧食產業主體、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和深入推動主食產業化3方面。第三部分(第6-9條)加快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重點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抓手,圍繞“四新”促“四化”,在發展模式、經營業態等方面體現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協同”理念,提出“發展全產業鏈、發展產業集群、推動綠色發展、發展新業態”等實踐性、方向性要求。第四部分(第10-12條)大力促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是著眼于山東糧食產業大的特點,在做強、做深、做響上下功夫,就“發展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糧食精深加工與轉化、加強糧食品牌建設”明確措施,力求講清楚“由大轉強”的基本路徑。第五部分(第13-15條)強化糧食科技創新和隊伍建設。主要體現十九大關于創新型國家和干部隊伍建設等重大部署,在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戰略資源方面,闡述“加快糧食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3方面內容以強化工作力量。第六部分(第16-19)夯實糧食產業發展基礎。重點從設施資源利用、組織糧源建設、服務“食安山東”角度,在“用好糧食倉儲設施資源(定點)、提升糧食產后服務水平(基點)和完善糧食市場物流體系(動點)、提高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支點)”4方面提出工作舉措,做實夯基壘石文章,厚植糧食產業的發展基礎。第七部分(第20-23條)保障措施。主要是對接國辦發〔2017〕78號文件,圍繞 “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健全金融保險支持政策、落實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加強組織領導”4方面強化環境建設,這同今年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精神是契合的。

  三、說明事項及下步工作

  (一)關于“糧食產業經濟”的涵義。糧食產業經濟是指加工轉化和開發利用糧食,及與之相關聯的各類產業活動的總和,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現階段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指以糧食加工轉化為引擎,促進“產購儲加銷”一體化,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產業新動能,激發產業經濟活力,形成鏈條完整、效益良好的產業體系,實現糧食產業從價值鏈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ǘ秾嵤┮庖姟沸屡e措說明。國辦發〔2017〕78號文件共26條具體措施,結合山東特點和文件邏輯布局,將“(四)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和(六)支持多元主體協同發展”整合在《實施意見》“(三)培育壯大糧食產業主體”之中。將“(十八)促進糧油機械制造自主創新”歸并到《實施意見》“(十三)加快糧食科技創新”之中。其他新變化有四方面:

  1.指導思想方面。在“以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有效解決市場化形式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為重點”上,以“加快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代之“有效解決市場化形式下農民賣糧問題”,更能體現山東產業特點和重點。

  2.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根據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和基層黨組織包括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重大部署,在“(十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中提出,“注重選拔一批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糧油企業家,納入全省企業家隊伍建設‘111’工程?!?/p>

  3.品牌建設和軍民融合方面。在“(十二)加強糧食品牌建設”方面,根據《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建設的意見》(魯政發〔2016〕24號)等,充分考慮山東糧油大省實際,對接省農業廳“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和省商務廳“山東品牌中華行”工作,在該條提出“打造齊魯好糧油”作為主題糧食品牌。根據山東省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魯發〔2017〕5號)精神,新增加“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放大‘山東軍糧’品牌功能”的內容。

  4. 增強兩項支持政策。在“(二十)加大財稅扶持力度”中,增加“嚴格落實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以降低企業技術研發成本。在“(二十二)落實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方面,強調“市、縣級政府對糧食產業發展重點項目用地優先納入土地供應計劃予以重點支持。”

 ?。ㄈ╆P于“把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作為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工作組的重要內容。”根據國辦發〔2017〕78號文件有關要求,以及《關于成立山東省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工作組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161號)和《關于調整部分省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和聯席會議負責人的通知》(魯政辦字〔2017〕90號)“凡工作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或者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或聯席會議”的規定,將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納入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工作組內容。

 ?。ㄋ模╆P于《實施意見》推動落實。省糧食局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落實“糧食部門負責協調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有關工作、推動產業園區建設、加強糧食產業經濟運行監測”的職責,協同有關部門,推動《實施意見》落地見效,并及時跟進調度,相關情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并適時發布。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魯ICP備12014628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3704810032
主辦:滕州市大數據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

91青草视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