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省政府印發《關于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導意見》(魯政字〔2019〕8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就《指導意見》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指導意見》編制的背景和過程
受商業模式、技術路線等制約,當前人工智能和產業的融合發展整體處于起步階段,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國內部分先進省市略有領先,但總的看處于同一起跑線。我省具有完備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體系,發展潛力巨大。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推進機制,是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后,我省提出的又一重大創新課題。這一機制將加速科技鏈與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對接融合,強力賦能“十強”產業全面起勢,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按照省里的部署要求,今年年初省工信廳成立起草工作專班啟動了《指導意見》的編制工作。工作專班研究了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發展經驗及政策文件,仔細梳理了各細分領域全球及國內領軍企業,并組織“十強”產業工作專班及華為(山東)、浪潮、海爾、海信、濰柴等重點企業進行了多次座談,精心起草編制了《指導意見》。期間,分管省領導多次指導提出具體要求,并主持召開了由科研專家、領軍企業及省直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題研討會。根據30個省直部門會簽、省政府專題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多次進行修改和完善。經省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和省委財經委員會第2次會議審議通過,日前,《指導意見》以省政府文件正式印發實施。
二、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共分4個版塊,包括總體要求、重點工程、專項行動和保障措施。
在總體要求部分,確立了我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導思想及主要目標,提出以提高人工智能產業有效供給能力為根本支撐,以現代優勢產業集群與人工智能良性互動、融合創新、協同發展為主攻方向,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為全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貢獻新智慧。在工作目標上,立足我省實際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22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鏈,基于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智能經濟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二是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與“十強”產業融合發展更加緊密,成為全國一流乃至世界有重要影響的產業集群。
在重點工程部分,緊密結合當前我省重大發展戰略和實際,聚焦“十強”產業,提出實施10大智能提升工程,通過把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成果與我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逐一對接,著力研究破解制約重點產業智能化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和難點,每個工程都列出了人工智能對“十強”產業賦能提升和融合發展的主要路徑、重點任務和階段性目標,是《指導意見》落地實施的路線圖和任務書。
對5大新興產業集群,著力通過人工智能促其“快成長、上規?!保盒乱淮畔⒓夹g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突破智能芯片、軟件等核心技術產品,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自身水平和與“十強”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撐滲透能力;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瞄準高質量發展需求、發展智能化技術裝備,瞄準未來新能源發展方向、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建設智能電站、電網等基礎設施及基于互聯網的智慧運行平臺,大力發展智能化新興功能材料;現代海洋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圍繞經略海洋戰略,建設海洋超算和大數據平臺,構建海洋綜合立體觀測網,打造智慧海洋牧場;醫養健康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建設智能醫療體系和智慧醫院,開發智能化醫療器械,發展智能化養老基礎設施。
對5大傳統產業集群,著力通過人工智能促其“提層次、強實力”:高端化工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建設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綜合數據平臺,打造智安化工園區,加快化工企業管理信息化、智能化進程;現代高效農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推廣應用智慧農業大數據,建設智慧農業園區、智能區域性農產品物流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發展數字化、個性化作品和產品,開發聊天機器人、撰稿機器人、會議記錄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精品旅游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打造智慧化旅游平臺,創建智慧旅游景區、飯店,打造知名旅游電商品牌;現代金融產業智能提升工程,重點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業務流程再造、產品創新和風險控制,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金融監測預警。
在專項行動部分,緊扣任務目標,堅持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和推動產業應用并重,提出了6大專項行動:一是融合創新能力提升行動,重點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計劃、打造融合發展創新載體、構建融合創新合作機制;二是智慧經濟培育行動,重點發展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壯大一批新市場主體、培育一批智慧產業集群、建設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實施一批試點示范項目;三是產業互聯網賦能行動,重點完善產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企業上云、提升“云行齊魯”品牌影響力;四是智能制造提質增效行動,重點開展“1+N”帶動提升行動、實施新一輪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培育一批智能裝備首臺(套)產品;五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升級行動,重點加快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布局、提升高效能計算能力;六是服務保障體系構建行動,重點建立完善融合發展標準體系、資源共享體系、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這六大專項行動,從夯實研發基礎、推動重點突破,到培育生態系統、促進融合示范,再到打造產業集群、加大支撐服務,既立足當前、可操作可實踐,又著眼長遠、分步驟分階段,是《指導意見》落地實施的發力點和硬抓手。
在保障措施部分,立足工作實際,分別從組織推進、財稅政策、產融結合、人才支撐、開放借鑒等5方面提出了保障舉措,以確保各項重點工作扎實順利推進,是《指導意見》落地實施的重要保障。
為確?!吨笇б庖姟仿涞貙嵤覀儗?0大重點工程、6大專項行動和5項保障措施細化成74項具體工作,依據部門職能進行了任務分工,分別明確了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
為推動《指導意見》落到實處,根據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廳牽頭啟動了“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企業及項目的遴選工作,充分利用市場化的辦法和手段確定了第一批150個試點示范企業和項目,并隨《指導意見》印發實施。重點在智能產品、核心基礎、關鍵技術裝備等領域培育一批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著力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聚焦“十強”產業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新模式及典型案例,著力提升融合發展的質量。
三、重點把握的原則
《指導意見》起草過程中重點把握了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搶抓機遇。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產業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起步期,我們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的差距并不大。我們要搶抓先機,充分發揮人工智能作用,為“十強”產業賦能,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查擺對接融合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著力在關鍵技術突破、新興業態融合、智能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補齊短板、迎頭趕上。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擺脫固有模式和傳統路徑依賴,推出產融結合、試點示范等一批集成創新,力爭在人工智能及其應用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四是堅持精準推進。突出人工智能與“十強”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精準定向分步搞好工程行動,不搞面面俱到,確保務實可行。
《關于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導意見》的印發實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采取多項措施推動《指導意見》落到實處。一是強化組織協調。建立“十強”產業與人工智能協調推進機制,按需召開聯席會議,加強對重大問題、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的協調和督導,推動各級、各部門協同配合、落實任務。建立“十強”產業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產業聯盟和專家庫,積極開展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撐。二是夯實產業基礎。把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作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夯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扎實做好推動企業上云、工業互聯網發展等基礎性工作,讓傳統行業的企業首先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真正具備+人工智能,智能化轉型的基礎和條件。三是加強對接交流。重點梳理我省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人工智能需求及國內外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產品及方案供給能力,采取召開供需對接“牽手”等方式,促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同我省“十強”產業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