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預警!“618”買買買之前,應當注意什么?
“618”在即
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促銷活動
大家的購物車都裝滿了嗎?
請不要忘記
購物狂歡季也是
虛假購物服務類騙局的高峰期
他們冒充客服、冒充快遞……
稍不小心就會落入騙子的陷阱
樂清市反詐中心整理出一份
網購防騙指南
教您防詐騙,開心買買買~
騙局一
冒充“快遞客服”稱快遞理賠
真實案例:6月中旬,城南街道李女士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某快遞“客服”,稱李女士在購物平臺上買的商品因快遞“丟失”,要對其進行理賠,理賠價格是商品價格的三倍,也就是300多元。對方報出了李女士的快遞單號,因為李女士確實未收到包裹,便信了對方。李女士添加了對方的QQ群,按指引填寫退款信息,期間對方讓李女士下載“ZOOM”軟件參加視頻會議,并引導開啟了“屏幕共享”功能,以指導為名行窺探之實,李女士在對方的誘導下,先后多次在“退款網頁”按要求輸入驗證碼,最后未獲得所謂的“快遞理賠”,卻收到了銀行發來了多筆扣款短信,李女士發覺被騙,損失7萬元。
詐騙手法:這是典型的“快遞丟失理賠”騙局,騙子自稱“快遞客服”,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說你的“快遞丟失”,主動要求給你兩倍退款、三倍退款,發送釣魚鏈接并耐心指導下載含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軟件。要求你輸入銀行卡號驗證碼,從而套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信息,盜取錢財。
防詐提醒: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并要求填寫銀行賬號、驗證碼等的都是詐騙!
騙局二
冒充“電商客服”稱質量問題
真實案例:孫女士接到一通自稱“某購物平臺客服”來電,對方稱孫女士“618預售”期間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要給孫女士辦理三倍賠款。隨后讓孫女士查看支付寶借唄、網商貸額度,稱由于孫女士“信用不足”,需在提升信用后,才能收到賠款。在對方的指引下,孫女士先后貸款14800元,并在所謂的“退款鏈接”中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致使14800元悉數轉入騙子賬號。久久沒有等來賠款的孫女士才意識被騙,損失14800元。
詐騙手法:騙子往往會自稱商家,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說你購買的東西質量出現問題,主動要求給你兩倍退款、三倍退款,并借口你的芝麻積分不夠,需要打開借唄等借貸產品操作來提高芝麻分,或通過微信掃碼、發送指定鏈接要求你輸入銀行卡號驗證碼,從而套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信息,盜取錢財。
?
防詐提醒:遇“客服”主動來電辦理“退款、理賠”,應第一時間登錄官網核實,切忌跳出原有平臺私下加QQ、微信進行相關操作。
騙局三
冒充“電商客服”稱取消會員
真實案例:日前,陳女士接到“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因為工作失誤幫陳女士開通了VIP客服,每月會在銀行卡里扣除會員費,現需要聯系銀行幫其解除。隨后,“銀行工作人員”聯系陳女士,稱其需要把卡內的錢轉到對方的“安全賬號”,VIP就會解除。最后,陳女士按照對方的指引操作被騙了20000余元。
詐騙手法:騙子冒充客服稱因自己誤操作將受害人設置為“vip會員”,如果不取消則每月將收取受害人高額費用,一旦受害人想要取消會員,騙子就會一步步誘導受害人提供個人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防詐提醒:誤開會員、扣會員費、退辦會員卡都是騙子的由頭,其目的就是引起受害人重視,進而套取銀行賬號、密碼等關鍵信息或引誘受害人在各大貸款平臺借款并轉入指定賬戶。切記,凡是提到上述關鍵詞的都是詐騙。
騙局四
虛假購物類詐騙
真實案例:近日,大荊鎮的小梁在某聊天平臺看到低價出售某平臺Q幣的信息,被低折扣力度吸引,于是添加了售賣Q幣的用戶為好友,雙方談好價格先付訂金充值完成后付尾款方式進行交易。隨后小梁按要求向指定賬戶支付訂金,付款后陸陸續續收到一部分Q幣,看活動力度不錯又下了2張大單,下單卻一直沒有收到Q幣,聯系對方失聯,小梁意識被騙,損失5萬元。
詐騙手法:這是典型的虛假購物類騙局,騙子、短信發布低價商品信息。一旦有消費者與其聯系,即以繳納訂金、貨款、手續費或交易費等名義騙取錢財。
防詐提醒:網上購物時,當商品價格過于偏低時,要留心是否有假貨嫌疑或為詐騙騙局,盡量選擇正規的購物平臺進行商品交易。對于在社交平臺發布的購物消息,要謹慎購買。
另外,這些
詐騙套路也要小心
↓↓↓
?
一、冒充客服稱訂單異常
購物活動期間,騙子借機冒充網店客服,打著“您的訂單已失效”或“操作故障”的幌子行騙,以系統故障沒有支付成功為由,向消費者發送一條指定的網站鏈接。
消費者一旦輸入了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對方就會以系統擁堵、不立即轉賬資金會凍結為由, 讓消費者提供手機驗證碼,只要一提供,錢立即被轉走。
二、“系統卡單”未收到錢
搶購高峰期,經常出現網頁打開慢,網銀交易遲緩現象,此時,騙子冒充客服或店主,以訂單出現“調單”、“卡單”為由,謊稱沒有收到款項,從而誘騙買家將錢匯到指定的賬戶。
“調單”“卡單”“ 激活訂單”等均是詐騙術語,聽見此類詞語基本可以斷定對方是騙子。類似沒有收到款項這樣的問題,是不會在正規的購物網站上出現的。
三、不是所有紅包都能點
購物活動期間,各商家會通過各種渠道發送店慶促銷信息,如微信、短信、QQ、各類短視頻平臺等。這讓騙子鉆了空子,他們會冒充“知名電商客服、企業客服”等,發送含有鏈接的信息,并以“低價”“免費”等關鍵詞來吸引網友點擊,通過非法手段植入用戶電腦,或者在指定APP中,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誘騙用戶輸入淘寶、支付寶或網銀賬號、密碼等,盜取賬號上的資金。
凡是遇到與網購相關的客服電話,需第一時間向官網客服核實確認,若來電方要求進行轉賬匯款等操作,多為詐騙。若需辦理各種售后業務,也要通過正規的電商平臺核實按規范操作。網購時切記,發鏈接讓你點,發二維碼讓掃,向你要驗證碼,要你個人信息的....都!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