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安全郵箱登錄?。?span>政務服務門戶登錄?。?
繁體中文?。?span>無障礙瀏覽 |  長者版?。?span>關注我們 :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推送 > 部門文件
索引號 000014349/2025-00022 主題分類 政務公開
成文日期 2025-01-16 發布日期 2025-01-24
發文機關 民政局 關鍵詞
發文字號 滕民發〔2025〕4號 有效性 有效

滕州市民政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報告


202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一年。市民政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緊扣民政主責主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著力強化法治思維、法治能力和法治實踐,推動各項法治建設任務落地見效,取得了積極成效?,F將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總結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聚焦法治引領,擦亮工作品牌,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走深走實。近年來,滕州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山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1261”行動計劃,創新打造“兼愛民政·法潤民心”法治工作品牌,“以‘兼愛民政?法潤民心’促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典型經驗成功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縣域改革案例名單。目前,4個全國試點穩步推進,11項省級試點任務落地見效,全省民政法治工作聯系點調研座談會在滕召開,滕州市民政局獲評“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法治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抽調業務骨干組建專班,健全方案、任務清單、工作流程等制度機制,夯實聯系點建設基礎。二是加強工作支撐。先后赴北京昌平、河北正定考察學習,強化法治隊伍建設。常態化推進“法治賦能固基年”“標準化建設提升年”工作,編制系列法治成果材料,提升法治工作實效。三是擴大工作網絡。聯動“鎮街+局屬單位+社會組織”,優化法規政策意見征集機制,推動法治工作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成立民政法治專家庫,引導專家參與法規政策評估、立法調研。開設“法治賦能兼愛民政”專欄,宣傳法治建設成果,提升品牌影響力。

(二)聚焦學法用法,培樹法治思維,打造兼愛民政法治新起點。一是突出學習重點,做法治忠實崇尚者。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印發《2024年度普法工作計劃》《安全和業務法律法規學習活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二是強化學法普法,做法治堅定捍衛者。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結合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等時間節點,開展普法宣傳和培訓活動20余次。三是運用法治思維,做法治主動踐行者。以問題導向規范鎮街慈善工作,推動慈善總會分會改為專項慈善基金管理模式。以權責法定思維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強化與法院協作,由法院解除不履行監護責任的監護權,2024年新增納入保障兒童176名,切實維護兒童合法權益。

(三)聚焦依法行政,洞察群眾需求,拓寬兼愛民政法治建設新路徑。一是貫徹執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推進基本養老服務普惠化出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項目實施方案》《幸福食堂(助老餐廳)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強化保障機制,實現養老服務有法可依。目前已建成運營幸福食堂140家,并承辦棗莊市愛心食堂建設現場觀摩會。二是貫徹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推進兒童福利保障精。積極參與困境兒童保障政策制定,多項建議納入省級文件。推動“護童成長”試點,建立21個未保站,保障孤困兒童1255人,發放生活費1914萬元。三是貫徹執行《慈善法》,推進慈善事業多元化。拓展募捐渠道,舉辦“慈善一日捐”動員會,開展中華慈善日宣傳活動,全年發放救助金1926余萬元,并在全國慈善法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四是貫徹執行《地名管理條例》,推進區劃地名“著名”化。打造魯南首個地名文化廣場,開展“鄉村著名行動”,印發實施方案,完成縣域邊界聯合檢查,促進平安邊界建設。五是貫徹執行《殯葬管理條例》,推進殯葬改革制度化。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殯葬改革實施意見》《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方案》,成立高規格殯葬改革領導小組,高位推動全市殯葬改革落地見效。

(四)聚焦依法治理,開展標準化建設,打造兼愛民政法治建設新風貌。一是堅持統籌推動。將2024年定位為“法治賦能固基年”和“標準化建設提升年”,圍繞民生保障職責出臺《民政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方案》《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細則》等政策,推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組織思想能力作風培訓,赴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學習,鍛造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民政隊伍。二是注重常態長效。以試點為引領,打造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等標準化樣板,滕州市被評為全省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及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項目地區。構建“市+鎮(街)+村(居)+社會組織+社會力量”五層未成年人保護機構體系,完善“六大保護”機制,成功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三是推動質效提升。以標準化推動業務專業化、高效化,創新庭前調解機制,解決婚姻登記行政訴訟糾紛,保持行政零復議、零敗訴。規范流程,高效辦理信訪、市長熱線等248件案件,辦結率達100%。

(五)聚焦依法監管,回應群眾關切,提升兼愛民政法治建設新成效。一是強化社會救助監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召開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會議,部署困難群眾救助補助專項整治,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切實讓群眾感受到依法監督和公平正義。創新社會救助“1543”監管模式,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提升救助精準度和效率。二是強化社會組織監管,優化社會治理格局。開展社會組織年度檢查,實施“雙審查”機制,395家社會組織年檢通過率達100%。聯合執法部門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推動低效組織退出。滕州市在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視頻會上作典型發言。三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守護民政服務安全。扎實推進“安全生產鞏固年”活動,組織“安全過大年”“清明期間應急演練”等6次專項行動,編印《安全常識學習手冊(2024版)》,開展集中宣傳。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思維貫徹不夠深入,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全面提升。盡管近年來民政系統法治建設取得顯著進步,但部分干部職工對法治理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能在實際工作中完全體現“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對法律依據運用不夠嫻熟,程序合規性不夠嚴密,影響了依法行政的規范性和公信力。

(二)政策制度執行存在斷層,法治機制落實仍顯薄弱。民政領域政策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一些涉及部門間協作的重點任務缺乏清晰的責任劃分和協調機制,難以形成高效順暢的工作合力。部分政策實施的制度保障不夠有力,部分工作流程設計不夠科學,影響了政策效果的充分發揮和法治權威的全面樹立。

(三)法治宣傳工作開展不足,尚未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法治宣傳工作開展不夠平衡,部分科室主任、單位主觀上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責任落實欠缺,工作效果不明顯,干部的學法積極性也未得到充分激發,抓經常不夠,抓長效不夠,并沒有完全做到在依法行政中普法,在學法中用法。宣傳教育形式古板單一,沒有鮮活性和現實針對性,仍然存在著灌輸式教育多,服務式教育少的問題。傳統的普法宣傳方式如發放宣傳冊、張貼海報等存在覆蓋面有限、傳播效果不佳等問題,很難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和興趣。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壓實主體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擔負起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責任,嚴格落實法治建設年度工作要點。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匯報,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二)帶頭依法行政,發揮示范作用。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樹牢法治意識,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職,依法決策、依法辦事。凡涉及重大行政決策的事項,均按照程序進行合法性審查,確保決策科學民主合法。

(三)加大督查力度,強化考核評價。黨政主要負責人將法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推動法治建設目標任務全面落實。通過督導調研、工作檢查等方式,強化法治建設推進情況的跟蹤問效。完善法治建設考核體系,將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評價,形成獎優罰劣的良好機制,進一步激發各部門履職盡責的積極性。

(四)強化法治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講法治課、作法治輔導報告,推動“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大力開展“八五”普法工作,創新宣傳方式,傳播法治理念,為法治政府建設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四、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優化政策執行體系,推進法治機制高效運轉。深入梳理民政領域現行政策法規,完善政策銜接機制,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對部分重點工作改革推進等情況明確流程標準和責任分工,切實減少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模糊地帶。健全跨部門協調機制,形成政策合力,推動民政工作法治化、規范化。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為民政事業發展保駕護航。確保政策制定所有條款合法合規,必要時聘請法律專家進行審查。在執行過程中,工作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范操作,避免出現“選擇性行政”或“人情關系網”。在監督和反饋環節,確保投訴渠道暢通,設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通過全過程的法治化管控,構建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民政管理體系。

(三)培樹法治思維意識,持續抓好學法用法。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同貫徹黨的二十大及歷屆全會精神相結合,切實把思想和行動更加堅決地統一到黨中央關于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建立“領導帶頭學法、干部全面學法”的制度機制,通過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專題講座等集中形式,充分運用“法治棗莊-兩述兩考學法用法平臺”、“燈塔-黨建在線”、“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抓好平時自學。

五、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2025年1月16日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魯ICP備12014628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3704810032
主辦:滕州市大數據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
91青草视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