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十四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專家論證意見
2024年6月3日,滕州市衛生健康局在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會議室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及風險評估會議,對滕州市衛生健康局承辦的政府重大決策事項《滕州市“十四五”衛生與健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研究討論。
一、專家論證過程
參加論證會的有:
吳林霖 滕州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許 ?冉 滕州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
王亞莉 滕州市事務中心副主任
趙逢念 滕州市水務服務中心副主任
薛涵文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
倪金龍 滕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
閆 ?超 滕州市傷骨醫院院長
劉 ?猛 山東省為老醫養有限公司董事長
專家組和與會人員聽取了滕州市衛生健康局市副局長吳林霖關于《滕州市“十四五”衛生與健康規劃》調研、起草、公開征求意見、組織會簽以及意見采納情況的匯報,審閱了決策內容,針對決策實施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科學性作了審查,從專業和技術角度進行了充分論述和客觀評價。針對專家等提出的修改意見建議,展開了細致的、針對性的討論。專家組成員就某些專業性、技術性強的問題,對決策承辦單位進行了詢問。
二、專家論證依據
1.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山東省衛生健康條例》
2.相關政策文件
《山東省“十四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魯衛發〔2021〕5號)
《棗莊市“十四五”衛生與健康規劃》
三、專家論證結論
(一)總體要求
《規劃》堅持“以人為本,需求導向、預防為主、區域統籌,系統推進、優質整合、中西并重、多元參與、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旨在建立健全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和科學有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實現健康滕州建設的新突破。論證認為,這一總體要求符合當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
(二)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
《規劃》提出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服務能力、 適宜人才建設,以提高基層衛生服務的整體水平和可及性。 論證認為,這是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有助于解決基層醫療衛生資源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
(三)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規劃》要求健全完善公共衛生組織領導和安全制度, 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應急管理和物資保障等體系,以提高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論證認為,這一舉措對于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四)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規劃》提出擴大優質醫療資源服務供給、全面提升綜合優質服務能力和醫療服務質量。論證認為,這是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
(五)實施衛生人才戰略和提升信息化水平
《規劃》要求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衛生健康信息化服務能力。論證認為,這是實現衛生健康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有助于提高衛生健康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六)大力推進中醫藥守正創新融合發展
《規劃》強調健全中醫藥發展機制、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論證認為,這是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推動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融合發展。
(七)至(十二)部分
《規劃》的其他部分,包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重點人群健康水平、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危害、做大做強健康產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及組織實施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和措施。論證認為,這些內容均符合當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實踐性。
四、建議:
(一)第一項重點任務:總體要求(三)總體工作目標: 加快推進健康滕州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健康促進縣(市)。 建議修改成:加快推進健康滕州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健康縣(市)建設。
(二)對第五項重點任務:實施衛生人才戰略和提升信息化水平16.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積極參與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創建工作,提高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中醫診療能力。建議修改成:根據棗莊下發的《關于清理優化創建示范和評比表彰活動的通知》,“市縣級黨委和政府不再設立創建示范項目,已有項目予以撤銷。市縣級其他黨政機關和群團機關以及鎮(街道)不得開展創建示范活動。”若為我市主辦的創建示范活動,建議清理并刪除該句。若為國家、 省批復的創建示范活動目錄內項目,無修改意見
(三)對第九項重點任務: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危害中27. 加強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參與部門: 市城鄉水務局。 建議修改成:刪除市城鄉水務局
(四)對第九項重點任務: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危害中29.加強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加強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推進“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完善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鄉鎮(社區)、單位、學校、專業機構四位一體的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建議修改成: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推進“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完善鄉鎮(社區)單位、學校、 專業機構四位一體的社會心理服務網絡。
《規劃》報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可作為指導我市衛生與健康規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