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山東教育報》以《滕州市:“六聲教育”構建立德樹人美麗圖景》為題,對滕州創新實施“六聲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改革經驗與顯著育人成效進行了深度報道,進一步提升了我市教育工作的社會影響力與美譽度,持續擦亮“善城善教、學在滕州”教育品牌。
滕州市:“六聲教育”構建立德樹人美麗圖景
體育課上,只見學生一個跟著一個,隨著教師發出的口令進行跨欄比賽,有的學生不協調的滑稽動作令人忍俊不禁。操場上,師生的歡笑聲、吶喊聲此起彼伏,久久回蕩。“體育可以融入思政課中,相比之前的簡單授課,我們將‘飛人’劉翔背后的故事講深講透,引導學生刻苦訓練,既緩解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又能激發他們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進取心。”近日,滕州市書院小學體育教師張廣耀說。
“這只是我市‘六聲教育’的一個畫面。近年來,我們通過創新實施讓校園響徹‘瑯瑯的讀書聲、沙沙的書寫聲、熱烈的辯論聲、嘹亮的歌聲、運動場上的吶喊聲、快樂與幸福的笑聲’的‘六聲教育’新模式,扎實落實‘雙減’政策,實現了在學科間、領域間、校內外、個體經驗與社會需要的廣泛融合,推動了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五育融合’的新路徑。”滕州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利華介紹。
不論是鳥語花香的清晨,還是夕陽臨窗的黃昏,漫步在滕州市各中小學校園里,隨處可見學生遨游書海的身影,瑯瑯的讀書聲彰顯著學生奮發進取的生機活力。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推進“閱讀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堂經典閱讀到課余海量閱讀再到整本書閱讀,從跨學科閱讀到全學科閱讀,滕州市在確保各學校完成國家中小學語文、英語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閱讀量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狀況和興趣愛好,適當增大閱讀范圍和閱讀量,并通過校園讀書節、讀書會、朗誦會、演講會、故事會、課本劇、角色扮演情景劇等形式,廣泛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校園讀書活動,大力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使廣大青少年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今年1月,在滕州市中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現場,在沙沙的書寫聲中,參賽選手個個精神飽滿、一絲不茍,一幅幅整潔而工整的硬筆書法作品,顯示出他們對漢字書寫的熟練程度與技巧掌握。這是該市將書法教學納入特色課程體系,讓每名學生寫好漢字結下的碩果。
“我認為勞動教育重點在學校。”“不,我認為勞動教育的重點應該在家庭。”針對“勞動教育重點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這一辯題,正方與反方學生代表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展開激烈爭辯。好的校園應該充滿辯論聲。為此,滕州市注重學生智慧與口才的培養,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質疑、比較、分析、綜合,允許學生對事物表達不同的觀點并勇于實踐,構建課堂的審辨文化,讓辯論聲充滿校園,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歌聲陣陣,嘹亮悅耳,是滕州市各學校呈現出的另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該市為學生的成長釋放壓力、注入活力、賦予能量,每年都要舉辦校級、鎮級、市級歌唱比賽,通過合唱紅色歌曲、校園歌曲,講述紅色故事等,讓學生重視情感表達,在音樂中培養自信心,找到歸屬感,進而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在滕州教育人看來,教育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為讓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該市在鼓勵學校開齊開足藝體課的同時,大力開展特色賽事活動,積極營造“校校有項目、月月有賽事、生生有特長”的濃厚氛圍,并先后實施“十百千萬”體育賽事活動工程、中小學課間清空教室行動、體質健康促進行動、全員體育牽手行動、運動時長落實行動、“體育之星”激勵行動、體育安全保障行動等“六項行動”。
這些扣人心弦的競技項目、令人腦洞大開的趣味活動,也都是學生笑得最開心、喊得最快樂的時候,成為廣大學生非常深刻的校園記憶。
“‘六聲教育’是學科間、領域間、校內外、個體經驗與社會需要的廣泛融合,不僅不會弱化學科教學,而且會生成新的發展契機,促使學校課程更加豐富精彩。”李利華表示,“六聲教育”同時還會促進“五育”之間的相互滲透、交相呼應,加速形成“五育”之間更靈活多元、高效長效的協作效應,讓學生動起來、跑起來、拼起來、賽起來,自信快樂、健康成長,構成立德樹人的美麗圖景。